|  | 
					| 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青光眼临床分析 | 
					|  | 
					| 作者:陈鹏  文章来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点击数:562  更新时间:2012/9/13   | 
					|  | 
					| 目的  研究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继发青光眼的发病情况与普通手术方式的对比。 方法  33例 (66眼)双眼儿童白内障患者随机选择1眼(A组)通过巩膜缘隧道切口行白内障摘出并后囊环形撕开;对侧眼(B组)行上述手术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3岁以上患者同时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术后给予抗生素、激素及散瞳眼药水点眼。术后1年内定期随访,进行裂隙灯、眼压等眼部常规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继发青光眼的发病情况。
 结果  术后1年内A组患者中继发青光眼共4例(12.1%),1例为瞳孔膜闭继发房角关闭,3例为开角型青光眼。B组患者中继发青光眼共6例(18.2%),1例为前房变浅,房角关闭,5例为房角开放。两组间青光眼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A组11眼出现后发性白内障(33.3%),B组2眼出现轻微后发性白内障(6.1%),两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结论  与儿童白内障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可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术后1年内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增加,长期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  |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pentacam和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结果的对比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针拨联合5-FU结膜下注射治疗时报滤过泡的临床观察
 | 
					|  |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